peter and the wolf_animation.jpg

1936年的《彼得與狼》是由真人和布偶演出,2007年由蘇西天普頓與其團隊合作歷時五年的《彼得與狼》偶動畫版本,成功地將經典作品賦予二十一世紀的味道,且更勝一籌。

1936年音樂劇《彼得與狼》結合真人與布偶,除了讓觀眾認識交響樂樂器之外,整部劇情也非常有幽默感,尤其是動物們的演出;而偶動畫《彼得與狼》整體上讓觀眾的感覺有些黑色幽默,但劇情與角色設計都是以波蘭為腳本,因此整部片也充滿東歐色彩,跟原本音樂劇歡樂、陽光的感覺不太一樣。coraline_ver2.jpg

「門」

可能是使用相似的媒材的關係,看《彼得與狼》時,腦中會浮現《Coraline》的拍攝手法與人物造型。《彼得與狼》、《Coraline》的主角穿越一扇「門」到了另一個世界。這一扇「門」出現在很多奇幻故事裡,納尼亞傳奇《獅子 女巫 魔衣櫥》裡的衣櫥是經典的代表,《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愛麗絲掉進兔子洞,穿越這扇「門」引領她到地球的另外一端[1];彼得和Coraline都是抱著期望離開安全的家(卻有很多壓抑、不滿)到了另一個世界,也就是托爾金曾提到與「第一世界」(The Primary World)的「第二世界」(Secondary World[2]

「親情」?殖民與被殖民?英雄的誕生 

彼得在門後的森林裡找到短暫的自由,遠離高壓管制的父權(爺爺),雙方的關係是強烈的不對等,整個轉變是從鴨子被狼吃掉那一刻起,彼得的眼神變化非常明顯,也是他的轉捩點,設法抓住大野狼,從緊張到手抖得很嚴重的爺爺的手中搶過獵槍,阻止他射殺大野狼,這一幕宣告著他的成長;現實生活中的Coraline,一直對於父母親只熱衷於工作,忽略家庭關係感到寂寞孤獨,因此在另一個世界裡享受「the other mother」的盛大款待,享受家庭的溫暖,但當她想逃離這喘不過氣的「愛」,卻發現「the other mother」綁架她的父母親,她勇敢地對「the other mother」宣戰,提出「玩遊戲」的挑戰。 

彼得和Coraline都在這個「享受自由」的過程中,付出代價:「失去好朋友」及「失去父母親」,卻同時成就「英雄」的誕生。

        彼得以「英雄」的姿態站在卡車上,瞪著原本看不起他的人,也包括看起來像惡霸的獵人(音樂劇裡的獵人是正義、英雄);但當他凝視著大野狼、獵人與正在和馬戲團老闆商討價錢的爺爺時,他做出了與音樂劇結局完全不同的決定,也代表著這部二十一世紀的《彼得與狼》,歷經七十年後所呈現的是一種非以人為主體非以人為萬物之王的價值,讓人思考將狼「送進動物園關在牢籠裡」這個教訓意涵,對照「回歸大自然」的舉動,讓我更喜愛這部二十一世紀的《彼得與狼》。


 備註:這篇是一份作業,當我重新再看一次《彼得與狼》後的感想,既然都寫了就順便貼上來吧!若有什麼寫得不妥的地方,請多多指教喔!

關鍵字:地十四道門 愛麗絲夢遊仙境 門 成長 英雄 自然 動物園


[1]路易斯‧卡洛爾(Lewis Carroll)著,張華譯注,《深入解讀愛麗絲漫遊奇境:挖開兔子洞》(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台北市:遠流,頁43201003月。

[2] Tolkien, <On Fariy-stories>, Secondary Worl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oYo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