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日報
從小到大讀「國語日報」,還去「國語日報」學作文,但從來沒進去台北總部,好像要參觀古蹟一樣;走出古亭站七號出口,台北市的清晨雖然充滿引擎聲,但空氣中仍然有一股清晨的味道,意外的喜歡;還有涼風......今天心情好嗎?
寫下一些筆記,有些零散,若有錯誤,歡迎留言指正。


第一場:少年小說的雙重讀者敘述——從經典到現代;從英國到台灣/幸佳慧Alice in Wonderland.JPG

Arlene上場沒五分鐘就腳抽筋,準備「轉大人」,逗得大家很開心;討論的文本包括討論文本:《愛麗絲夢遊仙境》、《柳林風聲》、《風吹來的瑪莉包萍》、《派丁頓熊》、《彼得潘》、《黑暗元素》、《深夜小狗秘密習題》、《魯冰花》等。慚愧的是其中有好幾本都只讀過一些,或甚至沒有先閱讀過,但Arelene提到很多重點,還貼了一些文字讓大家一起閱讀,我覺得這樣的方式很好,喚起大家的回憶,也比較實際的讓大家回味文本的內容。

這場演講的關鍵字:跨界小說 crossover fiction、Target reader、discourse、自由意志、聚焦者foculizer、adress 陳述

討論每本文本前,Arelene會先讓大家回想一下這些文本的內容,例如《愛麗絲夢遊仙境》:夢境、歷險、勇氣、奇遇、遊戲、對抗、荒謬、失序的、nonsense、詩、無道德上的價值。這本書是Lewis Carroll說給他心儀的愛麗絲的故事,書中的每一位角色都有他當時社會的意義,將當時社會的現況放進故事裡,因此雖然這是一本寫給愛麗絲的故事書,但在當時卻引起很大的迴響,尤其是「成人」讀者的注意。英國目前流傳下來的兒童文學作品,如《愛麗絲夢遊仙境》、《彼得潘》、《柳林中的風聲》等都是呼應當時社會的現況,且「成人」讀者的比例也很高,裡面許多書寫的語彙、對象,是給「成人」閱讀的。TheGoldenCompass.jpg

Arlene提到兒童文學常常被文學邊緣化,看起來似乎無法登大雅之堂,但英國的兒童文學作品不會因為針對給孩童看而寫得特別簡單,反而寫得很有深度,吸引成人讀者;反觀台灣的作品,可能因為市場考量會改寫經典的兒童文學作品,也只能吸引特定的讀者(孩童)。Philip Pullman的《黑暗元素三部曲》打破了很多人對兒童文學「淺顯易懂」的觀念,不只吸引孩童,也吸引成人讀者。

《黑暗元素三部曲》,今天提到的關鍵字:Fall 失樂園、原罪、自由意志、Eve again、heroine等。

談到黑暗元素,重讀的進度一直停在那裏,也沒有好好繼續研究,好討厭好討厭喔!想要了解這本書更多更多,今天時間不夠多,所以Arlene只提到一些,但根據這些關鍵字應該可以找到更多訊息。

《柳林中的風聲》、《帕丁頓熊》這兩本書都將英國社會的現況寫進故事裡,但很多我們覺得諷刺的、好笑的點,孩子應該可能都還沒辦法理解,的確也吸引很多成人讀者。Arlene說閱讀這些文本有很多層級,當我們沒有處在那樣的國家、文化環境裡,有時候會解讀錯誤,就像現在住在英國這麼多年,其實她也不敢確定自己到底讀到哪個層級。

就像《海角七號》在臺灣紅透天,但放在其他華人國家,總是有距離,畢竟這是一部屬於臺灣的故事。

瑪莉包萍》,這部片可以看看迪士尼改編成《歡樂滿人間》,由茱麗亞‧安德魯主演。這本小說的內容以家庭女教師為主角,這牽涉到「家庭女教師」的出現、女權運動的背景。

由於我只讀過一部分,覺得有趣的是她跟電影《Nanny McFee》很像,希望有時間把它讀完。

 魯冰花》,鍾肇政,1961年。
在威權時代,任何人都要小心不要落入文字獄;1989年由楊立國、吳念真將這故事改編成電影,剛好在解嚴後兩年,臺灣社會的氛圍開始改變,電影將焦點放在古阿明、茶妹身上,與原作有些微不同,尤其在敘述的文字上,有時候像是對著成人說話,接著便轉成小孩間的對話。

我覺得真的要把《魯冰花》這小說跟電影重新看一次,我只看過客家電視台拍的那個版本(沒看完),因為國光客運一直重播

 

 

觀眾提問:

*《親愛的》書中有三十五級階梯的原因是?小女孩獨自採買這麼多東西,經濟來源呢? 
 

*書寫少年小說的角度該如何拿捏?敘述人稱的困難。 
 

*《瑪莉包萍》裡面女教師在當時的地位?為什麼她在書中的語氣都很兇?如:輕蔑地、傲慢地。(我問的) 
 

*對提姆波頓重新詮釋《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感想?(我問的,個人對於這樣的改編有點小失望,但結局是不錯啦)  
 

*電影《彼得潘》裡,為什麼溫帝的父親與虎克船長是同一位演員飾演?(2003年,Universal Pictures / Columbia,聯結網站裡有提到:依照傳統,不但飾演虎克船長,並同時飾演溫蒂的爸爸。)(我以為大家都有注意到.....^^而且這位彼得潘好可愛)


推薦書單:

Crossover Ficiton: contemporary children's fiction and its adult readership Rachel Falconer

The Case of Peter Pan, or the Impossibility of Children's Fiction Jacqueline Ros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oYo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