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GLETY PIGGLETY POP! OR THERE MUST BE MORE TO LIFE》STORY AND PICTURES BY MAURICE SENDAK
“There Must Be More To Life”
Summary:
Jennie擁有每一樣東西,但她不滿足,總覺得「There Must Be More To Life」,所以她帶著所有的東西,除了那兩扇窗戶以外。途中遇見一隻豬,身前掛著廣告牌寫著:
「FREE SANDWICHES, PLEASE TAKE
LOOKING FOR SOMETHING DIFFERENT?
WANTED!
LEADING LADY FOR
THE WORLD MOTHER GOOSE THEATRE!
PLENTY TO EAT!」
正在尋找自己沒有擁有的Jennie正想要尋找「特別的」東西便前往詢問。
離開這隻特別的豬後,Jennie遇見一隻送貨貓、女僕、不吃東西的嬰孩,還有一隻大獅子,展開尋找「特別的」旅程。
舞台劇與窗戶
Maurice Sendak的作品一直存有「舞台劇」的味道,尤其他的圖像角色比例都是矮短,似乎硬是擠在書頁上的框內。書中狗狗Jennie帶不走的兩扇窗戶,插畫只有出現一扇窗戶,透過閱讀、翻頁,另外一扇像是插畫的方框,Jennie帶著行李要去尋找「There Must Be More To Life」。
「There Must Be More To Life」這句話對現在的生活提出質疑,提出更多的可能性;當Jennie和窗台上的盆栽對話後,她把植物慢慢地吃掉,當她咬著行李準備離開時,畫面窗台上的盆栽已經沒有花朵、樹葉。這畫面做出一種決定性的宣告,宣告她要離開。
「Eat!」「No Eat!」
書中一直有「吃」的動作與物件出現,狗狗Jennie遇見豬時,一直不斷地吃免費的三明治;遇見送貨貓時,還喝了牛奶,最後到了Baby家當護士(保姆)時,她得負責讓小嬰兒「吃」下東西,要不然就會被懲罰:被獅子「吃」掉。
連舞台劇「HIGGLETY PIGGLETY POP!」的演出都充滿「吃」的圖像,主角狗狗Jennie一直在舞台上「吃」(咬住)拖把,但「吐出」拖把趕跑獅子。
舞台劇「HIGGLETY PIGGLETY POP!」上演
狗狗Jennie獲得當上舞台劇「HIGGLETY PIGGLETY POP!」主角,書後面幾頁畫出了這部舞台劇的表演。台詞就像一首詩,有搞笑、押韻,非常「Maurice Sendak」風格,像是讀到「PIERRE, A cautionary tale IN FIVE CHAPTERS AND A PROLOGUE」。
「There Must Be More To Life」?
狗狗Jennie寫了一封信給前主人,告訴他現在她過得很開心,每天都要表演,周六得表演兩場;讀起來像是千篇一律的演出,但狗狗Jennie卻很滿足。
故事像是嘲諷一樣,千篇一律的生活應該是很幸福啊,但為什麼還不滿足?為什麼要追求另外一種「可能」會「失敗」、「模糊」的夢想?
但,也許會成功啊!
雜記
今天搭車回市區上課的途中,經過了敦煌書局,記得裡面好像賣很多外文書,太久沒看繪本,好空虛,帶著混沌睡不飽的大腦走進去,一眼就看見架上Maurice Sendak的書,翻開第一頁的文字就吸引我繼續閱讀…….買書的慾望熊熊燃起(大火),拿起《Higglety….》和《Kenny’s Window》,原本還想買下Roald Dahl的書,還看見Alice、OZ的拼圖,花錢果然會讓人開心,但現在層次已經有昇華到忍住留到下次買。科科。
剛剛發現有影片耶,看一下吧!